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综述

作者:院办发布时间:2013-11-07浏览次数:1431

2011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了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尹成基是在该白皮书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同时,在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回升向好,中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不过,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劳动关系领域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部分企业职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的诉求强烈,个别企业因此产生了一些劳动纠纷。

尹成基说,当前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6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比如春季农民工的招工难和秋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交错产生,部分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同时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浙江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势头,2011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5.77万人。浙江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负责人分析指出,今年由于经济回暖,企业招聘需求上升明显,但就业人数的上升,以及浙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使得浙江省高校毕业生仍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还是要充分认识就业竞争的激烈,但估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会高于往年。

2010年,我院的总体就业水平高出全省平均约5个百分点,达98.43%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次靠前。在我院毕业生人数较2008年增长10%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全体毕业生、毕业班班主任和就业相关部门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2010年就业工作尚未开始,一些不利因素已浮出水面。

首先, 2008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省中小企业冲击巨大,就业岗位大幅缩减。而这恰恰是我院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向,08、09、10三年,我院毕业生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约占90%。经济寒冬也使得2011届毕业生倍感凉意。

其次,08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劳动法》一方面保证了毕业生就业的劳动保障、一方面也为毕业生初次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企业对于签订就业协议将更加谨慎、长期就业协议(三年以上)将大量增加等等。

再次,近年来我省杭、宁、温等一些大中城市提高了落户的门槛,相对学历较低的高职学生就业程序变的更为繁琐。

另外,由于浙江省经济近年来增长迅速,来我省就业的外地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11年外地大学生来我省就业将创新高。本地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

最后,我院在10届毕业生中逐步推广“2+1”教学模式,由于新模式第一次实行,学院、毕业生也都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近两个学期的项岗实习,也为我们实施就业动员、就业岗位推荐、毕业生招聘会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院2011年毕业生人数比较2010年增加了近150人,达到1570余一系列的就业咨询和讲座已经开始。我院11届毕业生也都早早行动起来,10年暑假,四个系部在各企业顶岗实习的同学有200多人,通过实习,提高了同学的职业能力、锻炼了同学的就业技巧,部分同学还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另外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利用暑假打工、一些同学则积极准备专升本考试或公务员考试。俗语说的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早作好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对毕业生同学来说绝对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您还没有行动人,增幅15%。目前,学院已紧锣密鼓地着手2011届学生就业动员工作,起来,那么,同学抓紧哟!面对竞争,就业准备已是时不我待!

我们编写这段文字的初衷,就是请毕业生同学们尽快地收拾心情,立即着手进行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早准备、早动手。把握眼前良好的就业机遇、从容面对就业竞争,为自己赢得一片崭新的天空。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