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班在第十一届杭州传统武术邀请赛上喜获二金

作者:通识教育系发布时间:2015-05-19浏览次数:475

5月17日,第十一届杭州传统武术邀请赛在杭州西湖体育馆隆重举行,我院“非遗基地”所辖“十八般武艺”班学员参赛项目――“集体龙刀”集体项目和“男子对刀”对练项目获得各自赛别金牌(一等奖)。

本次邀请赛是历年来参赛队伍最多(59支代表队)、参赛队员最多(1000余名参赛成员)的一次赛事,下至小学生,上至耄耋长者,各类武术爱好者济济一堂。

为筹备参赛,武艺班十一名师兄弟在传人胡金火师傅的指导下,选定项目,强化训练,周末也集中在演武厅练习。尤其是“男子龙刀”颇具难度,需要二者的节奏、力度的密切配合,而且龙刀刀口看似接触,实际始终要保持一定距离。据胡金火介绍,在五常的老师傅中,也从来无人用此项目参赛过,因而也对武艺班的学员提出更高要求。

经过多日的刻苦训练,武艺班学员终于凭借独到的龙刀功夫,精湛的表演技艺,力压群雄,荣获两块金牌。独特的龙刀技艺也获得媒体的关注,浙江省《体坛报》记者还在赛后采访了武艺班二师兄张精卫和三师兄胡俊超。

“十八般武艺”为西溪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源于中国传统的十八般武艺。相传500年前,年迈的洪钟在辞官回乡后,为庆丰年、祈社安而重视端午节龙船胜会活动,又为改良民风、强民体质而兴五常十八般武艺。但随着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当地年轻人都不愿学习,所以该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境地。

学院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自2013年以来,开设“十八般武艺”公选课,邀请传人胡金火师傅亲自授课,目前已有六十余名大学生学员接受过基础的训练,初步探索出了非遗(传统武术类别)传承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可以参加省市赛事的精兵强将。


获奖名单


集体龙刀:张精卫 胡俊超 卢华涛 陈佳杰 方承建 钟昌达 何韦刚 梁焱斌

男子对刀:张精卫 胡俊超

“男子对刀”对练项目比赛现场,图左为三师兄胡俊超,图右为二师兄张精卫

赛后武艺班学员合影

“集体龙刀”和“男子龙刀(对练)”项目双项金牌获得者――武艺班二师兄张精卫(左)和三师兄胡俊超(右)

集体龙刀”项目一等奖奖杯

“集体龙刀”项目一等奖获奖证书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