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国哈佛领导力训练营之缘系波士顿

作者:交流合作处发布时间:2016-09-03浏览次数:1230

How time flies! 无奈没有让时间停止的魔法,只能任由它飞快的飞走,带着深深的眷恋,万向教育基金“万里追梦”哈佛领导力训练营的16名师生告别了哈佛。回想初到的我们,身体的疲惫,心里的仿徨都历历在目。我们踏过哈佛的草地,抚过一块块红砖,在每个转弯都热情留念。我们感叹着哈佛这座学术殿堂的伟大,又为自己能在这里学习倍感自豪。Mr. Wolven和Mrs. Cardinal与我们的初次会面,大家小心翼翼说着话,到后来的开放式的课堂,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我们在这里学习什么是领导力,我们在这里感受classical music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友情的力量在哈佛的餐厅里升华,语言的魅力在公共演讲和总统竞选中得到展现和提升,自身的眼界在各式各样的文化碰撞中得到拓展。哈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让我们觉得此次美国之行意义非凡!

学在哈佛-whereyour dream takes off

8月22日,明媚的阳光催醒睡梦中的我们,怀揣期待之心,开始今天的旅程。穿过麻省里街,跨过查尔斯河,我们来到了全世界理工科学生向往之地――麻省理工学院。这座气质非凡的学院,壮观、整洁、大气,没有校门,与周边融为一体。走进大门,宽敞的大厅使我们惊叹,展现在眼前的是贯穿教学楼的无数走廊,足长252米。走廊两边是形形色色的实验室,科技作品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观赏一番。墙上贴着学生创作的各式论文,五颜六色,创意十足。迈出长廊,映入眼帘的是直面查尔斯河、MIT的标志性建筑――大穹顶,如此低调却甚有内涵的学院,怎能让人不爱上它呢?紧接着我们便辗转到了波士顿学院,一个成就无数优良学子梦想的学院。徒步走进大门,一个梦幻城堡般的学院呈现眼前,在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映衬下,两座学院建筑显得格外迷人。平实而不失奢华,低调而不失内涵,如此这般,怎可不让人着迷?

如花如梦,如诗如画

 

了解波士顿的风土人情,最不能错过的就是波士顿的自由之路。自由之路代表着波士顿的历史与文化。行走在自由的大道上就仿佛置身于美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蜿蜒穿过波士顿公园,沿途囊括了著名教堂和各式建筑。我们经过了市立图书馆(它开放于1895年,新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被宣布为“人民的宫殿”),三一教堂(由红色粗砂岩砌成,平面为希腊十字,石砌拱门支持着一个红色砂岩塔楼,石板屋顶的每个角也有一个塔楼),随后我们来到了波士顿大屠杀遗址、州政府大厦,昆西市场,我们了解了这里极具戏剧性的革命历史,品尝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观看了精彩的街头艺术表演,我们坐在波士顿街头的长椅上聆听小鸟的欢笑和街头艺人的吉他弹唱。我们沉浸在这自由,轻松,开放的文化气息中,舍不得离开。

在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上探寻美国历史

 

波士顿到耶鲁大学的路程有些遥远,但伴随着美国团每位成员的欢声笑语,我们轻松地到达了下一站-耶鲁大学。校园建筑以哥特式和乔治王朝式风格的建筑为主,古典而秀丽。穿过菲尔普斯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耶鲁校长Theodore Dwight Woolsey雕像,鞋头已被人摸得发亮,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耶鲁大学还有一块著名的“石头”――“Women's Table”,因女权运动兴起,女生被允许上耶鲁而设计。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耶鲁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林璎。这个圆桌表面记载着耶鲁所有就读女生的人数与对应年份,意义非凡。这里自由的学术气息、深厚的文化氛围、庄严凝重的历史感,吸引着莘莘学子。

与真理为友的哈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麻省,博雅多元的波士顿学院,独具历史气息的波士顿自由大道,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优美的景色还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新的旅程仍在继续。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