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课堂,兼顾课外,领会ITE教育理念――食品专业张学兵赴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访学交流报道(一)

作者:健康与现代农业系发布时间:2018-11-07浏览次数:1246

在万向教育基金的资助下,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教师张学兵受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生命科学系主任邀请,于2018年10月8日前往该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学交流。

图1 启程出发                       图2 抵达ITE东校区

金秋十月,踏入狮城,ITE的老师们就如这里温暖的天气般热情,妥善安排好张学兵老师和同行访学学生的食宿,并详细解释10月访学交流的具体安排。

图3 ITE东校区International Hall

在这个月里,张学兵老师走进生命科学系各专业理论及实验的课堂里,听不同老师的课,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体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余时间,走遍ITE东区各个学生活动区域,关注ITE学生的课余生活。

张学兵老师通过课堂和课外不断去体会和领悟ITE的教育理念HOLISTIC ‘HANDS-ON, MINDS-ON, HEARTS-ON’™,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一、理论课堂,大班教学、少教多学

张学兵老师10月份听了《高级仪器分析AIA》、《基础仪器分析BIA》、《普通微生物GM》3个课程模块的6次课,了解到ITE的理论课大部分采用三个班100多人的大班上课(2个小时),也有部分课程会在实验室1个班上理论课,大部分采用讲解法、案例教学法,并配合师生大量的师生互动、E-learning。教师一般都是会用半个小时左右讲解当日课程内容,讲解过程用提问等互动方式,其余时间师生一起讨论前一次的练习、布置新的练习给学生做。

不同的老师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ppt都能做到图文并茂、言简意赅,讲解基础知识系统、清晰,讲解过程深入浅出、知识引证信手拈来,并给学生一种英式的宽松氛围。

 图 4 BIA理论课堂           图5 AIA理论课堂

二、实验课堂,兼顾所有学生、注重职业素养

张学兵老师10月份听了《高级仪器分析AIA》、《基础仪器分析BIA》、《食品生产与机械FPM》、《食品微生物FM》、《实验室化学基础FLC》5个课程模块的11次实验课,辅讲了2门课程的5次实训课,在《高级仪器分析》模块中做了1次实验操作考试的监考,印象最深的是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积极的课堂参与。

图6 张学兵老师示范进样          图7 张学兵老师监考实验考试

实验课上学生有良好的规则意识,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进实验室穿工作服,实验时戴护目镜、手套,上厕所、喝水须脱了工作服再到实验室外等等),而这种意识源于首次进入实验室前须进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及条例的学习,并签署承诺和知晓文件。

图7 访学学生学习安全规则及条例并签署承诺

实训课程采用整班或半班上课(分别2个小时),教学方法是典型的四阶段教学法,每个学生均需完成一次操作。

图8 AIA实验课                图9 BIA实验课

图10 FPM实验课                      图11 FLC实验课

《高级仪器分析》实验操作监考采用一对一,每位学生单独使用一台液相色谱仪,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三、课余时间,活动丰富、从心教育

HOLISTIC ‘HANDS-ON, MINDS-ON, HEARTS-ON’™ 这个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动脑动手,更要在课外动脑动手,付出爱心,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图 12 校园随处可见的全面发展教育元素

ITE学生都是走读,但每天下午到晚上11点都有学生活动,在这一个月内就看到很多活动:(1)6校射箭联谊赛(ITE以及新加坡公立的5个理工学院);(2)社区爱心活动;(3)新生露营活动;(4)足球比赛;(5)校园CS;(6)撕名牌;(7)视觉艺术展等。

图13 社区退休老人手工制作活动               图14 六校射箭联赛

图15 校园视觉艺术展            图16 新生露营活动

从ITE老师那里了解到,这只是很少一部分,ITE的社团达到100多个,而且还有很多海外交流项目,如海外交换生、海外企业实习、海外社区服务、海外文体交流等项目。

不管是校园的社团活动还是海外的交流项目,都是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都有一个社区服务,就是要学生去关注弱势,培养关爱之心。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