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上的云课堂——多家媒体报道我院劳动教育直播课

作者:发布时间:2020-04-10浏览次数:1503

疫情宅家,线上学习是每天的必修课,近日一堂好玩的课,引得同学们津津乐道。我院党办主任吴奕兆老师,面向康养游专业群绿色食品专业开设劳动教育课,在行政党总支第一党支部的组织下,来到了风光秀丽的茶山上,教起了茶叶采摘技巧和茶学养生知识。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新闻客户端等多家省市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好手法学到了”、 “满满的干货”、“茶山真漂亮,好想去采茶”。看着直播间里熟悉的教师在连绵龙井茶山里巧手采茶,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康养游专业群,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学生们纷纷留言。

直播课开到了茶山上 

4月2日,万向学院大二学生张振洪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直播课。老师将课堂搬到西湖区杨家牌的龙井茶园,亲授采茶知识。

“手工采茶是传统的采摘方法,一般可以分为掐采、提手采摘、双手采摘三种方式。掐采也叫做折采,用左手扶住枝叶,右手两根手指轻捏嫩叶,轻轻将芽叶折下即可。提手采摘是将手心向下,轻提茶叶上的嫩茎,使之脱落。双手采摘法(也叫双手提采法)则是用双手交替进行,状如小鸡啄米,每采一朵都直接丢进茶蓝,效率很高,但是同时也很考验采茶人的技术,需要有丰富的采茶经验和熟练的采茶技巧。而西湖龙井茶采用最多的就是提手采摘、双手采摘两种方法。”在直播镜头里,学院党办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师吴奕兆作为特邀嘉宾为学生耐心讲解茶叶采摘标准、采摘技术要点和采摘时间的把握。

作为班主任,康养游专业群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教师任国平认为今天的采茶活动意义非凡。此前都在课堂上传授茶文化,现在通过直播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采茶的乐趣和意义。直播现场,看得出学生兴趣浓厚,还抛出了不少问题, “采茶力度会影响采茶的品质吗?” “如何分辨茶叶品质?”。 

特殊“外援”现身龙井茶园

近两周,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都在主动帮茶农采茶,已经“出工”4个批次90余人次。受疫情影响,一些茶农已经因采茶工的紧缺而忧虑不已。“明前茶是一天一个价,错过了采摘时间,价格就会大打折扣。今天多亏这些志愿者来帮忙,他们采茶的质量大大超过了我的期望,茶芽完整且大小均匀。”看着茶篓里采摘的颗颗嫩绿新芽,茶农老赵很高兴。

“他们不仅专业,自备防疫物资,还让我们节省了上千元采茶人工费,那么多大学老师参与采茶,村民很高兴。”

这些大学老师组成的采茶队,很受欢迎。现在已经有附近的茶农,要邀请老师们去采茶了。“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帮助茶农采茶。”活动组织者行政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俞月芳介绍。去年该支部以茶文化志愿服务为依托,通过讲座、送课、茶艺表演等形式进行了二十多场茶文化推广活动,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对象”。未来他们将协同康养游专业群打造一批专业的师生采茶志愿服务队。

 “康养游专业群”呼应劳动教育

作为活动的发起者,万向学院院长牟惠康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劳动达人、技能达人、创造达人是学院的培养目标。在防控疫情同时支持复工复产,作为杭城高校有责任和义务贡献一份力量。“杭为茶都,当前正是春茶开采的关键时节,教职工以采茶形式,助力杭城复工复产是一个有益尝试,也为学生成为劳动达人做出了表率。这十分符合国家加强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万向学院和茶有着深厚渊源,茶叶专业曾享誉国内外,是浙江省大学生茶艺盟主单位。学院茶文化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已将茶艺列入“新六艺”课程,连同花艺、香艺、厨艺等课程,融入康养游专业群。去年康养游专业群入选为杭州高校新型专业群建设项目。


最新信息